近日,博主“山shan羊”分享了对于妇科检查用具“鸭嘴钳”的思考,视频中她指出了使用该器械的不适感,以及对妇科检查的恐惧感,一举让“鸭嘴钳能不能对女性更友好”的话题冲上热搜,并引发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
尖锐、疼痛、不适,是大多数女性网友对“鸭嘴钳”的评论,不仅如此,“鸭嘴钳”的外观光是看到就已经让人“望而生畏”,因此,“鸭嘴钳”也被许多网友比喻为21世纪“女性刑具”。
妇科检查带来的羞耻感,隐私和尊严得不到保护带来的恐惧感,医生操作的粗暴,个人体质的敏感……饱受身心折磨的妇科检查劝退无数女性,而本次的争论或许可以让女性长期被忽视的体验感得到正视,也可以让女性无数次心理的折磨有了一个发声口。
正如博主自己说的那样:“ 我们之所以发出质疑、探讨的声音,是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一定会有更富有人道精神、人文关怀、更适合女性生理构造的、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具,至少能让女性们在脆弱的时刻能够多一个选择。”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场有关科学的、伦理的交锋,也体现了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关注。那么聚焦于“鸭嘴钳”这一医疗器械本身,它的科学原理是怎样的?发展历史又如何?为什么迟迟没有替代品出现?
“鸭嘴钳”的学名是窥器,是一种妇科检查器械,最早是在19世纪由美国医生James Marion Sims发明的,起初是为了研究治疗膀胱瘘疾病,不过最初他所使用的器具不过是一把勺子。
之所以说发明过程不光彩,是因为他是在十几位被奴役的黑人女性身上反复试验了几十次,才发明了“鸭嘴钳”,而他的残忍之处就在于手术期间并不进行麻醉。
自此之后,“鸭嘴钳”经历了三次变革,从最开始的分上下两片变成了结合在一起,通过侧面按压打开使用,再从金属材质变为塑料和硅胶,从一般型号变为大中小型号,从没有照明变成增加一个灯,而这些在尺码、材料上的变化并不能根本改变女性的困扰,对于体验感的提升也是微乎其微。
“鸭嘴钳”主要有两种使用场景,一种是妇科检查,另一种则是经的手术操作。医生在操作时会将“鸭嘴钳”插入内,然后慢慢旋转杆子,使两侧的金属片分开,从而起到扩张的作用,以便进行全方位检查和后续操作。
手术用的窥阴器一般是不锈钢材料质地的,因为吻合度更好,设计更精密,而使用螺母固定能够为手术提供更稳固的视野,便于医生们的操作。
而我们在检查时使用最多的就是一次性的塑料材质的“无菌扩张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顾仲毅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介绍指出,这种器械清洁度较高,可以清楚地暴露和宫颈进行全方位检查,撑起后会有螺纹卡住,医生可以单手操作,另一只手用棉签取样,实用且操作便捷,而最关键的是鸭嘴钳成本很低。
尽管“鸭嘴钳”的使用提高了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精确度,也在医学诊疗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女性在接受妇科检查时的紧张、恐惧和痛苦感从未消失,关注器械本身,我们不禁发问:几百年来都没有能够大范围的应用的替代品吗?
其实关于“鸭嘴钳”的优化改良,人们进行过许多尝试,也确实有一些新工具短暂地进入过临床,但目前仍然没有能取代主流窥器的工具出现。
比如,2005年FemSuite设计出一款名为FemSpec的充气窥器,这种工具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充气膨胀来撑开壁,使壁受力均匀也更贴合人体,此外,该工具在充气前与卫生棉条的直径相近,无论是放置过程还是体验感都较为舒适。
但由于这种充气装置需要较大压力才能撑开壁,且存在着漏气的风险,如果内部摩擦破损,就可能会导致气泡进入到血管内,造成空气栓塞,甚至威胁生命,所以这款产品被该公司撤回。
除此之外,大家也在材质上进行了改良。据悉,一家名为Frog的公司开展了名为Yona的项目,致力于让检查更加人性化,他们将传统窥器外面包裹上一层硅胶,并将两个叶片增加为三个叶片,使得壁受到的牵拉更少,受力更均匀,确实减少了疼痛感,但目前还未走进市场。
除了在材质上改良,在视野上,也有许多研究人员进行过尝试,比如在2017年杜克大学研究生Mercy Asiedu设计了一种不需要扩张也能看清楚病变的设备,并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她将自己的发明命名为“插入器”,女性能自己把这个钢笔大小的摄像机置入,观察并拍摄自己的照片。
不仅如此,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还设计了一种装有200万像素摄像头的名为Callascope的装置,让人类能通过显示在屏幕上的视频看到宫颈,但由于造价过高,操作方式也较为繁琐,因此在临床使用中没有被推广。
而在各大检索平台我们不难搜索到各种各样有关“鸭嘴钳”优化、改良的文章,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公开了一种新型窥阴器保证采集的洁净度;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宋交设计了一种投药式扩阴器,通过活塞、绑带,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升实用性;青岛第二疗养院医学整形科设计的一种可自行操作、能随意调整扩张大小的扩张器……
再比如,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自行改良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高润滑度扩张器,在临床中使用较好,不仅仅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保障使用安全,同时操作也较为方便,还可以避免污染,适用面广。
此外,在今年的三月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最新研究展示了充气扩张器的设计与材料,并将文章发表在《Materials》杂志上,他们选择了一种商业可获得的硅弹性体作为扩张器气囊的材料,并通过单轴拉伸测试和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对其进行了应变特性和超弹性特性的测视。
研究根据结果得出,基于硅弹性体的充气式扩张器值得进一步开发,以用于放疗引起的狭窄等疾病,这种材耐受性好、具有有效的设备分级、具有控制性临床管理的潜力。
由此可见,由于造价成本贵、操作难度大、设备风险高等种种原因,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没有能够替代鸭嘴钳的工具出现,但我们依然期待着有更多的科研人员能够继续对“鸭嘴钳”进行改良、优化和创新,同时也希望更多女性的声音和诉求能够被听到与重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